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唐朝诗人杜甫在《兵车行》中的诗句:“胡骑长驱五六年,一朝天子赐颜色。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里的"胡骑"即指北方游牧民族所驯养之良驹,它们疾如闪电、战力超群,却也成为战争残酷无情的真实写照。“牵衣顿足拦道哭”,更是通过人们对征召骏马来反映百姓对连年征战的悲苦无奈之情。
再看唐代大文人王维在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使至塞上》中有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此处虽未直接点明“马”这一意象,但那奔驰于广袤沙漠之中传递军情的“侯骑”,其背后必然离不开矫健神骏的身影,彰显了古代军人忠诚勇敢及戍守边疆的决心意志。
又闻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脍炙人口之作《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里的佳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朝尽忠,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此处在严冬风雪交加之际,困阻前行之路的不仅是自然环境恶劣,更寓含仕途坎坷的人生境遇;而此刻疲惫不堪无法前进的坐骥,则成为了作者内心矛盾挣扎以及坚贞节操的艺术载体。
此外,《木兰辞》中亦有描述英勇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花到战场时的情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其中,"关山度若飞"一句借助奔腾驰骋的骏马传达出了木兰身手敏捷且无惧生死奔赴沙场的英勇气概。
综观众多含有“马”元素的经典古诗名句,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古人借物抒怀的独特艺术手法,并深深感受到他们寄予在这种灵动生物上的丰富情感寄托——或激昂澎湃、或苍凉寂寥、抑或是坚韧执着的人生意志与高尚品格追求。这些饱蘸浓墨的笔触下,“马”的精神风貌已然超越物质本身的存在,升华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鲜活有力的一抹亮色。
标签: 有马的古诗